“如果不是过去两年某些不正确的舆论影响,我想我们的太阳能产业可以发展得更好些。现在已经有企业的生产成本达到20美元/kg,而且正在往更低的成本努力,往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在“2011纪念闻立时院士暨新能源高峰论坛”上,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论坛主题演讲中时说。 石定寰指出,目前太阳能的产业链已经比较完整了。“我记得之前2006、2007年召开的太阳能会议上,我们提到存在的问题是‘两头在外’,一是原材料在外,一是市场在外。经过短短几年,‘两头在外’的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原材料这块,去年我们有一半以上依靠我们自己生产的多晶硅材料来满足生产需要。” “但从我们这样一个行业来看,我们这几年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依旧存在很多薄弱环节。”石定寰在会上分析了国内太阳能行业的三大薄弱环节,并呼吁国家尽快出台上网电价政策。针对最近发生的日本福岛核事故,石定寰表示国内的核电站建设受影响将延缓,与此同时,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大部分重任可能落在太阳能行业身上。 国内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主要依靠进口 石定寰指出,首先在生产产业链的过程中,国内缺乏核心技术和核心装备,主要依靠国外进口。虽然近两年这种情况已经有所改善,比如单晶炉和铸造炉都做了一些,但是中间电池这段不行,关键设备整条自动化生产线基本移交给国外。“这是一个很大的市场,我们国内的装备制造企业没有去占领,我认为这是很大的一个缺失。” “我国已经将‘发展先进装备制造’列为未来战略新兴产业,而且已经提了好几年了,但是我们在发展先进装备的过程中,没有把新能源特别是太阳能的装备列入发展,现在看看是非常遗憾的事情。”石定寰在会上强调说,“因为据我了解,去年国内有700多条25兆的生产线在建设,700多条需要多少设备?这本来可以给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提供非常高端的市场,由于我们缺少前瞻性,缺少技术准备,缺少这方面的研发,没有有效地引导,导致使这么庞大的市场交给国外,我认为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应用市场尚未全面打开,主要依靠出口 石定寰指出,国内的应用市场还没有全面打开,尤其是光伏。去年国内生产了8000兆,但国内安装了的电池只有500兆瓦左右,不到1/10,90%以上依然是出口国外。“我一直认为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国外的政策和市场都会有波动,如果我们没有一个稳定的国内市场作为依托的话,那我们这个产业的发展基础是不牢固的。” 前端技术投入不够,无系统研发队伍 石定寰分析,在前端技术投入和部署,强势研发团队的建设等公共研发平台上国内尚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国家现在有散布在各大学校和科研院所的星星点点的研发队伍,但没有系统集成的研发队伍。因为这些研发不能完全依赖企业去做,企业是创业的主体,但是前端的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共性研发活动国家要组织强有力的队伍去做。 “在常规能源领域,无论是煤炭、石油、电力,都有国家培养了五六十年的专门队伍在搞研发,但是在新兴产业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行业,我们没有这样一个队伍。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大团队去支持,我觉得我们行业未来的发展没有后劲了。”石定寰说道。 大声疾呼:出台上网电价政策 石定寰认为,造成太阳能只有国外市场没有国内市场的原因是上网电价政策迟迟未落实。“我们一直都在大声疾呼这个上网电价政策!这个政策是我们《可再生能源法》里最核心的政策,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核心政策。如果这个政策不出台,就不能给大家强有力的信息,让大家都觉得有利可图,可以在这个产业上不断地创新发展!” 可再生能源行业肩负重任 “日本的这次核事故对全球的影响非常大,对公众的心理影响更是巨大。所以我们的很多政策也在调整,其中包括新电站的审批和旧电站的建设都将会延缓。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5%的任务?因为原来预计很大一部分靠核能来解决。所以我想这个重任应该更多地落在我们可再生能源身上,特别是太阳能、光伏身上。”石定寰分析,“因为风电的产能已经很高了,当然还可以再高一点,但是潜力没有太阳能大。”
最后,石定寰表示:“希望大家学习闻院士‘不断创新、以科学技术报国’的精神,为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