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策划分中心-策划研究院
策划研究院德州策划分中心
  周理民博客 | 先知博客
德州策划联系方式
首 页 | 关于先知 | 新闻动态 | 先知服务 | 先知观点 | 经典案例 | 招贤纳士 | 联系我们
 热烈祝贺先知营销策划荣获"2010行业十大影响力策划机构"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动态
先知(德州)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地址:德州市德城区三八路513号
  电话:13305344068
  邮箱:xianzhi01@126.com
  网址:www.one-plan.cn
首页 > 行业动态 > 李永泉:贫困家庭走出的企业家

李永泉:贫困家庭走出的企业家


访问人数:870  新闻作者:  新闻来源:昆明日报  发布时间:2016-4-12 8:37:09
 

  

    人物档案:云南一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太阳能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云南省首届“创业之星”、第二届“云南青年创业省长奖”得主;2001年、2004年、2006年三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创业之星”称号。
  
  速读 这是他曾经规划的人生:22岁参加工作,在工作单位干8年,在30岁之前干到车间主任,并结婚生子,有一套福利分房;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后,在30岁开始创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40岁时资产100万,50岁时资产1000万;60岁时资产1个亿。
  
  这是他现实的成果:1994年创办云南一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公司成长为拥有总资产9743万元,净资产515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2345万元的行业龙头企业。
  
  他的名字叫李永泉。
  
  从1994年选择进入太阳能这个行业到累计实现产值6亿元,李永泉和他的云南一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一通公司”)已经走过19个春秋。
  
  19年里,李永泉写下了7本经理人日志,送出了8万本《弟子规》,资助了多名上不起学的优秀学生;19年里,一通公司从一个人、一间办公室成长为2012年拥有总资产9743万元,净资产5152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2345万元的龙头企业;也是在这19年里,李永泉完成了从一个农家子弟到激情的创业者再到成熟商人的蜕变。
  
  千金难买少年穷
  
  白岩松说的一句关于幸福的话令人印象深刻: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这话用在李永泉身上再合适不过。
  
  他在给他资助的一名学生的短信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我爱人也是昆工毕业,她上学的时候家里也很困难,我的岳父那时候60多岁,还要到昆明来卖自己织的篾货,用微薄的收入供姑娘上学,爱人很努力,大学8个学期拿了7次奖学金。现在我爱人是大学副教授,老岳父80多岁在家颐养天年,一家人很幸福。所以现在我相信一句话:千金难买少年穷!
  
  正如白岩松所说,现在觉得美好的“少年穷”,在当年却是痛苦的。和爱人有着类似的经历,1968年4月,李永泉出生在嵩明县四营公社上马坊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由于家中有四兄妹,加之当时属于困难时期,年幼的他饱尝饥寒交迫。
  
  “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奶奶病重,想吃完凉米线,但4、5分钱一碗的凉米线家里依然买不起。”李永泉回忆说,为了满足奶奶的愿望,他只好求助于奶奶的一个在铁路部门工作的侄女,于是他找来了最好的一套衣服换上,步行几公里去找他的姑妈。
  
  李永泉这样描述当时的情景:最好的一套衣服依然在膝盖处有一个破洞,恰逢雨天,他就把裤子尽量的往下放,好上高高的雨鞋遮住那个破同,到了姑妈家,也不好意进门,只是把头伸进去说了一声:姑妈,我奶奶想吃碗凉米线。
  
  窘迫的情况并没有随着他小学毕业有所好转,1982年,李永泉开始就读初中,一个月的伙食费是7.2元,但依然没有办法从容交上。当周围同学每月按时上交伙食费的时候,他只好把一个月的伙食费拆成上下半月,每到月中,他11岁的弟弟会骑着一辆没有刹车的自行车给他送来。
  
  童年留给李永泉的除了贫困的记忆外,还有一部挥之不去的露天电影《向导》,讲述的是爷孙两个人被迫为侵略者带路去楼兰古城挖宝藏的故事。“一些衣衫褴褛的人在给他们挖宝藏,几个侵略者却在沙漠中撑起一把太阳伞,坐在伞下惬意地吃牛排。这个画面就像印在我的脑袋里一样,直到现在。”也就是这个画面,让李永泉痛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天天有肉吃的好日子,以至于后来当他有条件的时候,有那么一段时间,他每天都会吃上很多的牛肉。
  
  家庭的环境和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得李永泉从小就在读书上下功夫,因为在当时,这似乎是唯一可以摆脱贫困的出路。他的成绩一直都是班上的前几名,直到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云南大学化学系。这一喜讯,成为当时嵩明四营公社周边父老乡亲们共同的自豪和骄傲。
  
  也就是在他大学期间,他和现在的爱人走到了一起,同样的家庭环境让两颗年轻的心迅速地拉近了距离,“我爱人比我还苦,比我还努力,彼此家里都是四姊妹,又都是家里唯一的大学生,所以在一起很有共同语言。”
  
  爱情甜蜜之余,李永泉在学业上也更加努力,除了本专业的学习外。读了毛泽东的传记后,受其《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启发,大二暑假期间,他还和另外一个同学自费到嵩明多家乡镇企业调查,走访了10多家乡镇企业,最后成文《嵩明县乡镇企业考察报告》。
  
  同学中第一个“下海”的人
  
  1992年,大学毕业在即,李永泉和很多同龄人一样也迎来了一次至关重要的人生经历。“一次上政治课,大家都不太愿意听讲,代课的政治老师后来发火了说:你们闹什么闹,小平同志的讲话至少会影响你们10年,甚至影响很多人的一生。”
  
  这句话,李永泉听了进去,回到宿舍后他开始反思自己,写下三篇日记:《我是什么东西》、《社会是什么东西》、《我与社会》。他从自己出生环境、爱好特长等方面深刻的剖析自己,尝试理解并认知社会的深刻变革。在找准自己位置的同时,对自己的人生做了长远规划:22岁参加工作,在工作单位干8年,在30岁之前干到车间主任,并结婚生子,有一套福利分房;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和创业资金后,在30岁开始创业,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40岁时资产100万,50岁时资产1000万;60岁时资产1个亿。
  
  但现实的情况并没有按照他的规划来,大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一家民办的化工研究所,虽然和他同去的有人大、华工等名校的学生,但这在当时并不是一家“好单位”。“我的好多同学当时被分配到了环保厅、烟草公司等单位,虽然我在同批人当中算是最能吃苦的,很得所长赏识,但干活干到腰肌劳损了一个月也只能拿到100多块工资,而我爱人已经可以拿到300多了,压力确实不小。”
  
  让李永泉下定决心下海创业的还有身边人的鼓励。“我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有一次给我说,找个机会自己创业,自己在外面干一年比得上在单位干上三年,不仅是收入的问题,更多的还是阅历的增长。”李永泉说。
  
  下定决心后,李永泉开始到处寻找创业机会,成了班上33名同学当中第一个“下海”的人。经过周密的市场调查,他发现,太阳能行业凭借其环保节能,必将成为未来的朝阳行业。1994年初,李永泉大学毕业不到两年,想创业但没有启动资金。此时,他的一位高中老师给了足够的支持和信任,也从此和他结下情同父子的关系
  
  “我当时手里500块钱都没有,老师却拿出3本存折给我,一共5万多块钱,这是他们二老一二十年的积蓄,等到钱取出来的时候我还对老师讲,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但他们没有犹豫。”怀着万分感激,李永泉成立了云南一通有限责任公司,也就是今天的一通公司。
  
  但公司进展远没有想象中顺利,于是当时的昆明重机厂附近会经常出现这样一个画面:一个年轻人、一张破旧的自行车,拎着一桶面粉熬出来的浆糊,在到处张贴太阳能产品的小广告。有一天晚上,他从小菜园立交桥骑单车回茨坝,因为天晚还下着雨,快到重机厂的时候就摔倒了,不仅衣服摔破了,眼镜也坏了,最后只好扛着自行车步行几公里回家。
  
  “1994到1995年其实是我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不仅创业之初局面难以打开,而且我下海不久父亲就被查处身患癌症,事业家庭几乎都到了冰点。”李永泉说,那个时候最怕看到同学,因为同学大都分到很好的工作单位,而他干的主要是太阳能安装,经常出门都是三轮车在前面拉着安装材料,自己蹬个破单车跟在后面。
  
  被动的局面在创业3年后终于打开。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加上整个环境的利好,李永泉终于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大单:100套太阳能设备。“现在回头看,100套真的算不了什么,但在当时这的的确确是一笔大单。”李永泉说,一个企业从创业到突破一般都要经历3年左右的努力阶段,他的一通公司也是接近3年。
  
  本版稿件由记者殷雷报道
  
  记者观察
  
  自我批评
  
  弄得员工不好意思
  
  如今,李永泉的一通公司生产、安装的太阳能设备在云南2/3乡镇都有销售网点,在全省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已建立经销点1300多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大西南的销售网络,并开始打入部分国家和地区市场,累计实现产值6亿多元。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连续五年太阳能工程安装完成量均为全省第一,产品先后销售到越南、老挝、缅甸、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
  
  按照他的规划,今后将用3年的时间,成为云南省太阳能企业之首;再用10年的时间,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太阳能企业;然后再用35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世界级的太阳能企业。
  
  作为商人的李永泉也有另外的一面,他新来不久的驾驶员这样说道:“李总基本上是每天早上7点左右就出门,偶尔着急的时候也会对我发火,但不久他又跟我说好话,开始自我批评,反而弄得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现在的李永泉依然会很忙,但他开始分担更多的时间去平衡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前几年一心扑在工作上,几乎没有照顾到家人,这是我最遗憾的。”李永泉说,生活和工作两不误的企业家才是合格的,身体是很重要的成功要素,所以他几乎每周都去游泳,冬泳也坚持了好几年。“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我现在每天都会6点左右起床,跟家人一起吃早点,8点前准时赶到公司,每周总会抽出1天时间陪陪儿子和家人。”
  
  除此之外,李永泉还有一个爱好,而这个爱好已经成了他的一个习惯,那就是送书,不断给身边人送书,而他最送出最多的就是《弟子规》,已经送出8万多本,“我送《弟子规》还是受我儿子影响,他在学习的时候我就拿来翻一下,结果越看越觉得汗颜,好多事情我自己都没有做到。”
  
  采访到这里就结束了,因为他要搭乘11:40的航班前往济南去上中华企管网首席运营顾问王雩培训课,而现在已经是11:00了。此次他随身携带的正是王雩的《赢在路上》。李永泉说,他要在路上这本书读完,然后下了飞机再写一份读后感。
  
  碗中不剩一粒米
  
  采访基本是在随李永泉前往机场的路上进行的,当然,办好登机手续,我们又继续聊了一会。
  
  车的副驾驶位置上放着《赢在路上》、《大道北门》两本书和他的一本《经理人日志》,后排座椅背后有满满一箱子《弟子规》的光碟,方便他随时取来送给喜欢读书的人。
  
  “一心一意为别人,别人才会想到你”,“只有当对方的利益远远大于你时,对方才会很快为你做事”,翻开他的《经理人日志》,类似的感悟不时会出现在上面。然而让人印象深刻的并不只是他每天日程的详细记录和这些感悟,而是他一丝不苟的字迹,一笔一画,没有一丁点潦草。
  
  “这是我的第8本日志,不管到那里我都会随身携带,前两年我的字写得也时有潦草的时候,后来我的一位老师郑重地告诉我‘字不正,则人不正’,从那时开始,我每写一个字都非常认真的对待,虽然不是多好看,但我会用心去写。”
  
  每天写日志的同时,李永泉都会反省一下自己,企业做的大了,他反而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若要人灭亡,先要让其疯狂。”李永泉并不回避自己也有轻浮狂躁的一段时间,“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过程,如果没有童年的那段电影画面,我不会有一段时间那样的爱吃牛肉,如果不是这段吃牛肉的经历,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爱吃素食。”现在的李永泉依然会坚持吃饭时碗里不剩下一粒米饭,依然会打包回家,他儿子也会经常吃他打包带回家的饭菜。
  
  年内,一通公司有望在新三板实现上市,李永泉说,今后他会把目光聚焦在东南亚市场,那里有更广阔的舞台。
  
  过了雨打风吹的季节,李永泉的语气流露出的更多是自信,是一种“大浪淘沙”的从容。
  
  对话
  
  太阳能 未来云南的支柱产业
  
  从1994年选择太阳能行业创业至今,19年的时间,李永泉也拥有了更多的身份:中国太阳能协会常务理事、云南省太阳能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对太阳能行业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滇商观察》:云南太阳能产业起步较早,但近年来,当皇明、四季沐歌等省外品牌充斥云南市场时,本土企业却缺少足够的话语权,对此你怎么看?
  
  李永泉:云南的太阳能行业可谓“江湖一片乱麻麻”,恶性竞争的情况十分严重。同等质量的太阳能真空管,国内一流品牌的价格一般在200元/管左右,而云南本地生产的却只能卖到70—80元/管,即使质量有差别也不应该是这么大。而恶性竞争也导致生产厂家大面积死亡,假冒伪劣产品泛滥。目前,云南的太阳能生产企业已经从高峰时期的200家左右下滑到了现在的100来家。
  
  《滇商观察》:如何应对上述问题?
  
  李永泉:首先,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应该有一种企业家胸怀,在现实社会里,企业家的胸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命运和企业家自己的命运。心胸宽则能容,能容则众归,众归则才聚,才聚则企业强,这是企业制胜的基本之道,也是整个行业健康成长的法则。其次,同质化竞争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生产企业应该将更多资金、时间用于技术创新,通过新的销售理念和模式去占有市场。
  
  《滇商观察》:真空管和平板太阳能有时会各说各话,谈谈你的看法?
  
  李永泉:只能说各有千秋。平板式热水器适用于高端一体化建筑格局,已经解决了冬天不能用的技术难关,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欧洲国家使用平板太阳能的较多;而农村一家一户比较分散的居住形式不会在短期内改变,真空管热水器价格已经被农村接受,优势明显,未来几年,在新的产品还没有出来之前,还会保持很长一段时间的利润增加。但,不管哪种生产企业都要有一种危机感,需知,最大的危机就是没有危机。
  
  《滇商观察》:未来的云南太阳能行业将会怎样?
  
  李永泉:在未来的20—30年,太阳能产业应该会成为云南的支柱产业,太阳能热发电将会有更大的市场。目前,云南的经济发展仍然主要依托烟草、冶金等面临淘汰的产业,而当前世界上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都在由耗能产业向节能产业集中,向非洲等阳光充足的地方转移,这是一种趋势。对于云南而言,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等都是有限的,只有太阳能王国才是无限的。

 

友情链接: 铭.品牌 | 中国策划研究院 |
 

Powered By 先知(德州)营销策划有限公司 TEL:13305344068  德州市德城区三八路513号富润德大厦5F  鲁ICP备19020777号